3月15日上午,区委书记巴海峰深入村居、社区、沿街商铺、市民服务中心等处,调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。巴海峰强调,要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融合,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,以信用红利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、志愿服务等工作的积极性,促进城市更加文明、和谐、诚信、友善。翁增光、庞伟等参加活动。
巴海峰一行先后来到邹坞镇刘庄村、马庄村、新城街道四季菁华诚信街区、区行政审批服务局、常庄街道锦临社区,仔细察看各处环境秩序、公益宣传、管理服务等情况,并走进信用超市、暖心食堂、爱心理发店等惠民场所,了解信用应用场景,询问覆盖范围、使用频率、群众参与度等情况。
巴海峰指出,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人民,更要靠人民。要以网格为单位,以“榴花·薛城分”为切入点,通过“信用+文明实践”的方式,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、倡树文明新风等行动中来,形成文明创建人人参与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。要拿出背水一战、创则必成的干劲,重点压实门前三包责任,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,加速智慧化农贸市场升级,全面彻底清理小广告,健全完善基础设施,用扎扎实实的努力换来城市品质大提升。要加强常态长效管理,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,着力健全完善“一把扫帚扫全城”等各项城市管理制度,把好经验、好做法固定成为好制度,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。
巴海峰强调,去年以来,我区以建设“诚信薛城”为主线,按照“示范先行、全域铺开”的工作思路,推动信用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,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不断提高。要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将村居建设、公共秩序、乡风文明等基层事务量化为信用积分指标,让惠民小院、信用超市、爱心洗衣房等惠民场所真正用起来、活起来,切实提升群众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”意识,以信促治,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。要压紧压实行业部门责任,优化细化任务清单、考核体系,引导行业、部门多维度拓展信用应用场景,对达到一定诚信等级的个人、商户等主体,给予审批便利、用餐折扣、停车费减免、商超抵扣券等礼遇,让全社会真正感受到诚信“有形”又“有价”,为“打造首善之区,建设品质薛城”营造“信”氛围、增添“信”动力。